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,歷史發(fā)揮著特殊作用。對于歷史,一方面,孔子強調(diào)歷史記載的真實性,他稱贊“書法不隱”的董狐為“古之良史”;但另一方面,孔子自身在編纂歷史的過程中,出于“為尊者諱、為親者諱、為賢者諱”的目的,未能完全遵守“書法不隱”原則,反而有所“曲筆”。那么,如何看待孔子對待歷史的這一矛盾態(tài)度?在“不隱”和“曲筆”之間,反映了孔子怎樣的歷史觀?對后世產(chǎn)生了怎樣的影響?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。
強調(diào)歷史的真實性
在探討孔子的歷史觀之前,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:歷史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,他的政治主張來源于真實歷史,是其在深入了解相關(guān)史實的基礎(chǔ)上提出的?;謴?fù)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是孔子的核心主張,而周代禮制又是在損益夏商兩代禮制的基礎(chǔ)上發(fā)展而來??鬃釉诳疾烊Y制的沿革時,盡管曾惋惜于夏商兩代“文獻不足”,但仍然發(fā)出了“周監(jiān)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”的感嘆。由此可見,孔子通過考察歷史,對于禮制的沿革和具體內(nèi)容都有深入了解,這也讓他在當時獲得了“知禮”的名號。
孔子極力借助歷史闡述恢復(fù)西周禮制的必要性,如他通過指出“高宗諒陰,三年不言”且“古之人皆然”,來論述實行三年之喪的合法性。由此,孔子十分重視發(fā)揮歷史所具有的教化功能。他在與弟子的交流過程中,經(jīng)常通過點評歷史人物,使弟子意識到仁與禮的重要性,以及明白如何才能真正“行仁”“知禮”。例如,孔子贊揚舜禹“有天下而不與”、伯夷叔齊“求仁而得仁”、泰伯“三以天下讓”、管仲“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”的德行與功績,批判季氏“八佾舞于庭”、管仲“樹塞門,有反坫”、晉文公“譎而不正”,質(zhì)疑微生“高直”等,都是在教育弟子們?nèi)绾卧谌屎投Y的要求下守而勿失。
正是由于歷史是孔子思想的直接來源,是他進行傳道和教化的重要助力,因而決定了他必然強調(diào)歷史的真實性。建立在虛假歷史基礎(chǔ)上的政治主張是難以服眾的,這正是孔子編纂《春秋》時沒有選擇“載之空言”,而是強調(diào)“見之于行事”的深層原因。正如清代學(xué)者皮錫瑞所指出的那樣,“言理則虛,征事則實”??鬃酉Mㄟ^具體的事例,向人們展示如何才能真正符合禮的要求,從而避免出現(xiàn)君不君、臣不臣、父不父、子不子這樣的“天下大過”,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,必然要使人們對歷史和現(xiàn)實有著基本的了解??鬃硬粌H在口頭上稱贊歷史記敘真實性的重要意義,在實踐中也努力踐行這一原則。如相關(guān)資料不足時,孔子贊同“史之闕文”的做法,體現(xiàn)了他對待歷史的嚴謹態(tài)度。
歷史為現(xiàn)實政治服務(wù)
歷史是孔子思想的直接來源,然而孔子并不希望他的思想僅僅停留在筆墨之間??鬃釉袊@道:“如有用我者,吾其為東周乎?!彼M麑⒆约旱乃枷敫吨T實踐,以此構(gòu)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。在孔子生活的時代,禮樂制度已經(jīng)崩壞,“禮樂征伐自諸侯出”乃至“陪臣執(zhí)國命”成為普遍現(xiàn)象。面對這一局面,孔子希望通過恢復(fù)周代禮樂制度,讓現(xiàn)實重歸有序與穩(wěn)定。為實現(xiàn)自己的政治主張,孔子與弟子周游列國,力圖使自己有關(guān)“仁”“禮”“正名”的思想能夠被統(tǒng)治者所接受。然而,由于“諸侯害之,大夫壅之”,孔子的努力均以失敗告終。到晚年,他意識到“道之不行”的現(xiàn)實之后,決心通過歷史編纂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思想主張,由此產(chǎn)生了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——《春秋》。
在當時,諸侯國都有各自的史官和歷史記錄,《春秋》是這些歷史記錄的通用名稱之一,墨子就曾表示自己見過“百國春秋”。而在所有這些歷史記錄中,魯國的記錄無疑是最完整的,以至于晉國大臣韓宣子在觀看《魯春秋》后,發(fā)出了“周禮盡在魯”的感慨。魯國詳備的歷史記錄為孔子的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,然而,孔子的工作既不是簡單地編纂整理歷史材料,也不是完全脫離歷史實際的創(chuàng)作,而是在尊重歷史史實的基礎(chǔ)上,將自己信奉的倫理價值灌注其中,正所謂“其事則齊桓、晉文,其文則史”“其義則丘竊取之矣”。不僅如此,孔子還采用了一種獨特的歷史敘述方式,通過細微之處的遣詞用字來表達愛憎褒貶的態(tài)度。他希望借此糾正當時混亂的等級宗法和禮樂制度,達到“正名”的效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盡管孔子極力批判各種違禮行為,司馬遷也稱孔子“貶天子,退諸侯,討大夫”,但事實上他對處于不同地位的人有著顯著不同的批判力度。概而言之,孔子在歷史敘述上具有明顯的“為尊者諱,為親者諱,為賢者諱”的傾向。如在“踐土之會”一事上,晉文公和周天子的行為同屬失禮,但孔子顧及周天子的尊嚴而諱之曰“天王狩于河陽”;在魯昭公被季氏驅(qū)逐后,孔子用“春王正月,公在乾侯”來隱晦地敘述此事,從而表達出對季氏僭越的不滿和維護昭公君位的態(tài)度。正如《公羊傳》所指出的那樣:“《春秋》錄內(nèi)而略外。于外,大惡書,小惡不書;于內(nèi),大惡諱,小惡書?!边@種為尊親“隱惡”的做法與孔子“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”的信念不謀而合。從這里可以反映出,盡管孔子強調(diào)歷史記錄的真實性,但他并未將真實視為歷史的最高價值。在孔子看來,歷史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為現(xiàn)實政治服務(wù)。
孔子歷史觀的影響與啟示
孔子借助編纂歷史傳達自己的政治理想、抨擊違禮行為,以希達到重建禮樂秩序的目的,為此不惜以“曲筆”的方式維護尊親者的地位和尊嚴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這絕不意味著他放棄了對歷史真實性的追求。一方面,孔子“曲筆”的數(shù)量是非常有限的,《春秋》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信史。另一方面,有證據(jù)表明,孔子在“曲筆”之處,往往通過其他方式傳達歷史真實,而非將事實徹底掩蓋。如他在《論語》中稱晉文公“譎而不正”,其原因恐怕與踐土之會以臣召君脫不開,這相當于以另一種方式還原了歷史。
然而,《春秋》作為一部歷史著作一經(jīng)流傳,其以歷史服務(wù)于政治的做法所產(chǎn)生的影響力,遠遠大于孔子對歷史真實性的強調(diào)。后人對孔子著《春秋》的贊頌,也多是基于其政治價值。如孟子將孔子著《春秋》的功績與大禹治水、周公平天下相提并論,稱“孔子成《春秋》而亂臣賊子懼”;司馬遷稱贊《春秋》能夠“撥亂世反之正”。自班固以降,正統(tǒng)史家多將義理的重要性置于真實之上,強調(diào)歷史為政治服務(wù)的功能和價值。如左丘明“懼弟子人人異端,各安其意,失其真,故因孔子史記,具論其語,成《左氏春秋》”,對于人們更好理解《春秋》所記之事原本具有極高價值,但與闡釋《春秋》義理的《公羊》《谷梁》二傳相比,《左傳》在后世遭到巨大非議,朱熹稱其“只知有利害,不知有義理”。
隨著歷史為政治服務(wù)的意義被不斷強調(diào),追求歷史真實性的努力則不斷式微。借《春秋》之義,曲解歷史、托古改制逐漸成為一種流行做法。漢初的陸賈與漢武帝時期的董仲舒,便開始借孔子的名義宣揚改制訴求,這一做法又被后人反復(fù)借鑒,以至于人們對于《春秋》義理的闡發(fā),成為針對當時弊政提出改革方案的合法性來源,一直到清末的康有為莫不如是。在這一過程中,歷史逐漸喪失了其主體性地位,其真實性與否也不再被重視,完全成為政治的工具。這無疑背離了孔子“載之空言,不如見之于行事”的本意。在這里,我們并不想苛責(zé)孔子,他已努力保持歷史真實性與功能性價值之間的平衡,但這一天平最終滑向了后者。然而,失去真實性的歷史,其說服力極為有限,也無從發(fā)揮服務(wù)于政治的功能。我們必須將求真作為歷史的最高價值,只有真實的歷史,才是能提供智慧和借鑒的歷史。
(本文由河南永和建設(shè)集團有限公司摘自網(wǎng)絡(luò))